陳昆(1809-1873),名枝竹,號友鬆,開縣九龍山雙柏堂(現雙柏鄉)人。於生清嘉慶十四年(1809)。係翰林陳 之胞弟。昆自幼過繼於其叔陳明瑾,幼年體弱口吃,但聰慧過人。16歲考入縣書院,享受公費供給。7次參加省考均未中,道光二十年(1840),32歲時中舉人,37歲中進士,留北京農部任職,兩年後出任永清縣知縣,三年屆滿因丁母憂返家。鹹豐四年(1854)應聘去雲陽縣安書院任教,先後被開縣、雲陽聘為縣誌主編,纂修成《開縣誌》、《雲陽縣誌》。
鹹豐八年出任江西宜春縣知縣,當時戰爭頻繁,又遭蝗災,農民甚懼,以為神靈降災,日夜哭褥。陳昆初到任,親曆各鄉視察,並教以撲滅之法,經50餘日苦鬥,蝗災損失減輕,當年農產仍獲豐收,人民深感其德,刻碑記其事。陳昆重視教育工作,在宜春任上,極力恢複因戰爭破壞的縣書院,並在公餘之時,到書院與師生研討學問,學生敬如師長。鹹豐九年又調任江西新城知縣,候補直隸知州。昆好讀書,喜博覽,有壯誌,望能受朝廷重用,但未如願。後在地方官任上,不畏時局艱險,力圖有所成就。時逢太平天國革命運動風起雲湧,清朝廷腐敗不堪,陳昆受地主階級思想局限,既不同情農民革命運動,又無力處理已激化的階級矛盾,雖自身勤謹,亦未能安定地主,遂於鹹豐十一年(1861)53歲時,稱病辭職返鄉,主講於開縣盛山書院,專誌著述和教學。著有《小桃溪館詩鈔》九卷860首、《小桃溪館文鈔》四冊109篇,刊行傳世。另著有《西夏事略》、《廿二史年表》、《畸園詩文話》、《古詩文鈔續集》等多卷,惜未刊行,均已散佚。清同治十二年(1873)卒於家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7-04 14:53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4:27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4:08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3:59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3:21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3:21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3:21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2:35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2:31天狐定制
2025-07-04 12:26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